臺灣燈塔風情

燈塔,是位於海岸、港口或河道,用以指引船隻方向的建築物。

燈塔大部份都類似塔的形狀,透過塔頂的透鏡系統,將光芒射向海面照明。

有些燈塔成為普遍的旅遊勝地,不過也有些燈塔因國防等因素,並不開放參觀。我國最出名的燈塔為有東亞之光的鵝鑾鼻燈塔與最久遠的漁翁島燈塔,而球子山燈塔與蘇澳燈塔堪稱雙胞胎燈塔。

臺灣燈塔粉絲團由此進

點擊區域可觀看相關資訊

海上天光-臺灣燈塔巡禮「臺灣燈塔歲月」

臺灣燈塔的歷史

臺灣四面環海,海岸線長達一千五百六十餘公里,灘淺岩多,部分海域礁岩密佈,早期的船隻,只能靠民間自行設置的油燈來助航,設備簡陋,航行的風險高,船難事件頻傳,因此,燈塔就扮演了指示航向的重要角色。

許聖源技士:

「燈塔的起源,以我們目前來講的話,比較有正式紀錄的,是從那個漁翁島燈塔那邊開始,清朝政府的地方官員,他在那邊募款,然後建了一座那個七級石塔,上面放了油鍋,然後點火而已,最早的時候其實塔前還有一座廟,也有說法是說,其實他就是供奉神明用的啦,因為剛好晚上他點油燈,就等於說可以做為比較簡單的,一個航路標識,然後他是臺灣跟那個廈門之間的,一個航道的,一個,就是一個指引啦。」

「比較有規模的建置,應該是從海關總稅務司署的那個總稅務司赫德,他向清朝政府奏請說要建造燈塔,大概同治七年左右吧,他們成立了一個海務科,然後開始建置,海務科當時成立了,就最早的工程師,其實也是聘請英國人來,一直到後來其實很多所謂的燈塔主任,也都是海關當時從世界各地,去延聘外國人來當主任的。海關總稅務司署,他設置海務科以後,整個沿革一直都,一百多年都是海關管理,大概全世界也就是海關,海關管理燈塔也只有我們啦,因為其他國家,都是交通單位在管理的啦。」

總計清廷在臺,共興建了十座燈塔,包含臺灣地區的漁翁島、鵝鑾鼻、高雄、安平、淡水港燈塔、金門地區的東椗島、北椗島、烏坵嶼燈塔,以及馬祖地區的東莒島、東引島燈塔。

到了日治時期,除整修高雄、安平燈塔外,日方陸續增設鼻頭角、富貴角、白沙岬、基隆、目斗嶼、彭佳嶼、花蓮港、東吉嶼、查母嶼、塭港堆、蘇澳、琉球嶼、奇萊鼻、三貂角、花嶼、七美嶼、綠島等十七座燈塔。

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大部分燈塔遭盟軍飛機轟炸,在國民政府接收臺灣後,隨即積極進行整修,民國三十六年,沿海燈塔及燈杆均全面恢復正常,為了擴大助航功能,我國陸續興建球子山、國聖港、野柳、高美、基隆島、蘭嶼、臺中港、芳苑、太平島等燈塔,並興建辦公室及員工宿舍,提升燈塔看守人員的生活品質,民國一百零二年,因政府組織再造,燈塔的管理,改由交通部航港局掌理,至民國一百零四年,我國擁有燈塔三十六座,燈杆四十四座,雷達標杆十四座,合計九十四座的助航設備。臺灣本島上,最東處的燈塔是三貂角燈塔,最西是國聖港燈塔,最北端與最南端,分別是富貴角以及鵝鑾鼻燈塔。許多燈塔的建造,極具時代意義,也因歷史悠久,而成為國定古蹟。近年來燈塔除朝自動化科技化外,也陸續開放民眾參觀,並不時舉辦活動供民眾參與,發揮了燈塔多元的功能與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