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談古論今繼往開來 計次-人機雙收

計次-人機雙收

【人工計次收費與電子收費】

有鑑於高速公路收費系統是影響用路人服務品質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人工收費效率已達極限,但仍無法滿足更優質的收費效能需求。因應現今倍速成長的車輛數,唯有提升轉換為自動化電子收費方式,方能達成更良好的收費服務與更有效率的雙重目標。實施電子收費後,每車道容量可達1,450輛至2,200輛小型車,能夠大幅縮短車輛等候時間,對於提升收費站運行效率有莫大的貢獻。

民國93年4月27日高速公路局與遠通電收公司簽訂契約,於93年11月29日通過前端系統查核驗證後,隨即展開國道全線電子收費系統建置。並在95年2月10日14時正式啟用計次電子收費方式,國道收費進入「人工」及「電子」收費並行時代。

計次電子收費

計次電子收費

【增開ETC車道】

第一次增開ETC車道為泰山收費站

高速公路電子收費系統自95年開通以來,使用率及通行量均穩定成長,泰山收費站於平常日上、下午尖峰時段之最高小時交通量達1,837車輛次,紓解車流之效率為人工收費車道的兩倍以上。於97年4月15日雙向各增開一小型車電子收費車道,疏解交通,也是增開ETC車道之首站。

交通狀況比較:左圖增開車道前(內側ETC車道壅塞);右圖增開車道後(內二車道車流順暢)

後續車道開通面臨之問題

隨著ETC交通量與日俱增,各收費站陸續針對符合增開車道規範進行ETC車道規劃,惟因99年5月6日增闢泰山收費站第3個ETC車道後,由於非ETC車道發生車流回堵壅塞情況,相對影響了未裝機用路人之權益。經該次經驗後,對於增開ETC車道,便採取更妥適之相關配套措施,在符合契約規範及全體用路人均受益前提下,方進行電子收費車道之增闢,以貼近民眾實際需求。

泰山雙向增開第4個小型車ETC車道、楊梅收費站配合五楊高架增開小型車ETC車道

【人工計次ETC車道車速調整】

為回應用路人對於電子收費過站時間縮短,提供更好行車環境之期望,以及擴大節能減碳效益,因此高速公路局進行收費站ETC小型車道拓寬工程,將原ETC車道票亭拆除,車道寬度拓寬為3.75公尺,自99年3月起積極辦理設計、工程發包及督導施工,共有21個收費站進行此項拓寬,總共拓寬46個車道,於完工後,泰山收費站於民國100年1月29日中午12時起,其餘收費站自100年1月1日零時起已將小型車電子收費車道速限由50公里/小時調高至70公里/小時。

【OBU車上機】

OBU(e通機V350型)、車內OBU位置圖

OBU(e通機V350型)、車內OBU位置圖

人工計次電子收費初期車內設備單元係採OBU,即為e通機,採一車一機(隨車登記)制,安裝於車上的通訊設備,除具備通行費扣款功能,尚有交易成功訊息、餘額顯示及使用狀況警示之功能。正常使用下,只要在OBU上插入國道電子收費之智慧IC卡,就能使車輛通過收費站時自動從IC卡扣款付費,讓駕駛人享有「不必停車、不需使用現金或回數票」的便利。

【OBU轉換eTag】

隨著電子收費使用率逐步提升,各收費站也陸續再增開電子收費車道。惟因OBU要民眾自費使得利用率維持在42%,無法有效提升,故於100年9月15日先在基隆地區試辦eTag免費黏貼,並於101年5月15日全面推動免費eTag,短短20個月利用率由43%快速提升至87%,為後續計程電子收費奠定成功的基礎。

基隆地區試辦eTag免費黏貼

基隆地區試辦eTag免費黏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