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起飛和降落過程是最容易發生鳥擊的階段,超過90%的鳥擊發生在機場和機場附近空域。
過去鳥類在空中的飛行與人類的活動互相沒有重疊,不會造成危害,飛機的出現使得情況發生變化。由於航機飛行速度快,與飛鳥發生碰撞後常造成極大的破壞,嚴重會造成飛機的墜毀,目前鳥擊是威脅航空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
根據估計一隻重量僅5公斤的飛鳥,其相對飛行時速高達275公里,其所產生的衝力,大約等於一個重量為100公斤的堅硬物體從15公尺下墜落地所產生的衝力。飛機噴射引擎遭遇鳥擊時,首當其衝的是在高速旋轉中的葉片,當鳥身被葉片撕裂後會被捲入其他葉片,造成連鎖性破壞。嚴重的話可能導致引擎失效。
桃園機場內建有草坪,造成機場區域內昆蟲、鼠類、野兔、植物生長旺盛,生物量較高,為不同生態位的鳥類提供充足的食物,常常成為一些候鳥遷徙之前的聚集地或者遷徙途中的落腳點。
以上這些因素綜合起來成為容易發生鳥擊的種種原因,故鳥類防制減少鳥類活動與航機起降時重疊,是對航空安全非常重要。
鳥相調查
監控包括機場內及其附近地區的鳥種、數量、位置分佈及其活動行為;並繪製鳥類活動平面圖,以掌握機場內及其附近地區的鳥類活動與環境的關係,針對鳥種採取針對性及區別性的防制措施。
就台灣的地理位置而言,也是候鳥必經之地,為減少鳥擊飛安事故的發生,對桃園機場界圍內飛航安全危害較大之鳥類遮蔽處、食物源、水源、棲息地及覓食地進行有效整治,並針對桃園機場界圍外可能危害飛航安全之情況進行整治。像是針對鳥類進行周邊植物種植,種植較不喜愛之草類,都會令鳥類放棄機場及附近地區作為棲息地。

鳥相活動追蹤
鋪設鳥網
桃機公司藉由圳溝鋪設鳥網、跑道旁鋪網,主要迫使鳥類繞道,以防闖進跑道,或是藉由捕捉機場內的鳥群,達到鳥群量的減少。如有掛網鳥體也可拍照鑑別、紀錄、建檔及統計。
桃機公司也在機場附近農地,製作約4-6米高的黑翅鳶棲架,讓這種猛禽幫農民除老鼠,順便吸引其離開機場範圍;埔心溪覆蓋式鳥網則搭配每週二次清理維護排水溝及柵欄,以阻止動物由破損柵欄進入。

豎立式鳥網

北環場道鳥網現況

桃園機場以紗網覆蓋明溝,減少鳥類進入機場之誘因
驅鳥作業
使用聲音驅趕是最簡單和最直接的驅趕鳥類方式。
桃園機場搭配航警一日二次清晨、終昏,以鳴笛、蜂鳴器等巨大聲響或獵槍驅離鳥類,綜合使用各種方式讓鳥兒不喜歡來機場活動,達到良好的驅趕效果。

桃園機場偕同持槍航警進行例行性環場道路巡查及驅鳥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