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機場公司航務處是機場空側安全與管理的最前鋒,從空側設施(助航燈光、標線、指示牌、航油設施)、停機坪作業機具/裝備、空側動態掌握與調度、停機位管理調度、場面巡檢、巡查空側施工區域、場面管理、異常事件處理、危險品事件處理、爆裂物事件應變處理、緊急應變、異常天候狀況作業、野生動物防制等,都是航務處同仁的重要職責。
航務管理有一項很重要的任務,就是空側動態掌握與調度,將場面的狀況透過回報及處理後,有效調度停機位及控管空側地面安全。
桃園機場公司航務處最後結合機場場面管理規則和即時的場面狀況透過類似人工智慧的管理系統,把所需停機位一個個排出來後,由航務人員完成最終確認。

桃園機場公司航務處服務台
飛安巡查車
飛安巡查車在機場又稱為黃車,是機場航務師的機動作業站,可以在空側全區暢行無阻。當有異常通報時,例如鋪面異常、出現異物或影響飛航安全疑慮時,航務師必須開黃車到場了解、評估並做出後續的處理;日常作業也須和工程同仁進行巡場,確保飛航作業活動有關區域的安全性。

飛安巡查車

飛安巡查車於跑道出勤
飛安巡查車的一天—你沒看過的機場視角#機坪篇
飛安飛安巡查車的一天—你沒看過的機場視角#跑滑道篇
航務管理系統Flight Operation System,FOS
由於停機位調度需要考慮很多複雜因素,主要為:每一停機位均有可容納之最大機型限制、動線受限、有無接飛航班,同一航空公司盡量停機位接近等,須透過此系統設定搭配38座空橋、15處遠端停機位及25處貨機坪,有效調度航機停靠。
透過此系統的幫助,除調度航機停機位、行李轉盤配置等作業外,更可利用此系統向業者收取落地費、機坪使用費。

即時調度當日停機位

依據航空公司提交資料預排隔日停機位
登機門在哪兒? 你所不知道的航務管理
特殊期間停機位調度
因應異常氣候及近年新冠肺炎疫情,停機位調度更成為桃園機場首要任務,為使大量停駛的航班有效利用停機位及空橋,故針對不同狀況有不一樣安排。
COVID-19疫情期間
疫情期間每日航班自800架次驟減為300架次,協調並集中放置航機,可有效針對候機室省電。利用有限的停機位空間,以符合規範之安全間距,透過分區管理方式規劃並提供業者航機停駐空間,並持續檢討機位容量與機場運作需求,動態調整航機停駐安排,盡力協助業者調度需求,確保營運順遂。
因應疫情安排入境旅客下機位置,充分將高低風險國家之入境分流,防堵疫情蔓延;並盡量縮短入境旅客步行時間,降低於航廈內走動之風險。


調整航機停放位置,有效利用停機位空間
颱風期間
如發布颱風警報時,航機滯留本場。不管是否使用空橋,防颱期間都需將油加滿增加航空器重量、綁住航空器鼻輪,避免強風吹動造成航機受損。

颱風期間航空器鼻輪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