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年9月27日梅姬颱風來襲,是一個令人難忘的特別經驗,當天一大早便冒著大風大雨上班,開車時甚至不敢走高架橋因為怕被強風吹翻。到了桃園機場塔臺後,一邊感受著塔臺被強風吹襲,如同地震般的持續劇烈搖晃,一邊聽著教官們一派輕鬆的說著:「現在風速是68節,再12節就要照規定先撤離到下方樓層待命了。」、「風這麼大也不會有飛機起降啦,所以暫時撤離是不會有問題的。只是我從來到這裡後還沒有遇過撤離。」,看來要撤離也不是這麼容易的。
塔臺暫時撤離
臺灣與日本琉球群島同樣位處於颱風盛行路徑上,遭遇颱風時大部分都是颱風最成熟威力最強大的時候,因此塔臺都有訂定暫時撤離的條件。塔臺設計是可以承受極大的風力,然而為了安全考量,桃園機場塔臺於風速達到80節(相當於41公尺/秒,跑百米只要2.5秒),這樣的風力下空橋停止運作、班機停飛,便要求塔臺飛航管制員暫時離開頂樓管制室,並到塔臺下方樓層待命至風力減弱再回管制室。
然而到了下午,輪休完畢回到塔臺管制室後就發現沒有人在席位上,一問之下才知道:「喔,已經暫時撤離到下方樓層待命啦!」看了一眼氣象資料風速竟然到了94節,才剛來到桃園機場塔臺一個月就遇到了數十年難得一見的撤離,感覺非常的新鮮。坐在塔臺內就好像船在海上不斷搖晃,而整個塔臺瀰漫著平和卻有一絲絲嚴肅的氣氛,一直到下班回家都還有正在搖擺的錯覺。(塔臺是個細長的柱狀建築,矗立在機場中央,四周沒有其他建築物的屏障,直接承受強大風力的撼動)
這是個有趣又前所未見的經驗,但還是希望以後的管制生涯不要再遇見風力這麼大的颱風了。
作者劉又禎寫於臺北(桃園)塔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