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二高上的東山服務區,有一棵百年的大榕樹,亭亭華蓋,綠意盎然。許多來到東山的旅客,都喜歡在樹下乘涼,享受微風的摩娑輕撫。原本在南二高還未興建時,樹下是有一座埤公廟的。由於這座小廟對於當地居民具有非凡意義,所以當初國工局要拆遷這座小廟,可是費盡了許多心力。
東山服務區的所在地原是一個大埤(池),是農民賴以灌溉農田的主要水源。傳說有一天神靈向當地民眾託夢,表示大埤即將崩塌,要大家趕快逃離,使當地民眾免除一場災難。於是,為了感念埤公的恩德,便在大榕樹下蓋了座埤公廟。埤公廟雖是小小的一間廟,不是什麼金碧輝煌的建築,然一年到頭,卻是香火鼎盛,可說是居民們宗教信仰的重要寄託。
國工局在規劃東山服務區時,為了服務區完整以及當地民眾進出祭祀、舉辦慶典不便等種種考量,決定保留百年大榕樹而拆遷埤公廟,結果當然引來當地居民的強烈抗議。國工局和當地居民協調無數次之後沒有結果,對國工局同仁而言,也非常頭痛,因為埤公廟拆遷一事若不解決,將會影響到工程的進度。
就在大家束手無策之際,傳來了有地方人士願意捐地遷廟的好消息。於是,國工局再次的與民眾誠懇溝通,終於讓居民同意拆遷埤公廟。最後兩造協商的結果,決定以拆遷補償的方式辦理,由信眾自行遷建,並同意配合工程先拆後建。而遷建經費有了著落後,廟要怎麼拆?派誰去做也是一門大學問。
當地民眾表示還要成立管理委員會,並且要神明點頭才可以。信不信由你,擲筊請示神明人選很重要,例如客家義民廟,就不能找閩南人來擲筊,因為講台語神明聽不懂,一定擲不出聖杯。國工局同仁請示埤公時,第一次是由五區處用地課許光天課長來擲筊,一擲下去,埤公不同意(笑杯)。後來又由六甲工務所鍾禮榮主任擲筊,埤公還是不允許(笑杯)。於是,大家請已回台北局本部擔任用地組副組長許慶雄從台北南下擲筊。說也很玄,果然擲出三個聖筊,埤公終於同意搬家。事後大家仔細一想,才恍然大悟。原來埤公是閩南人,是講台語的。許光天課長是湖北人,他用湖北腔國語和埤公溝通,埤公當然聽不懂。而鍾禮榮主任是客家人,以客家話溝通,埤公還是有聽沒有懂。經許副組長慶雄用台語誠心誠意地和埤公充分溝通後,埤公才同意。這件事情,一直到今天,還是讓我們感到訝然而傳為奇談。
其實,第二高速公路興建時,沿途就拆過許多大大小小的廟。包括大型廟宇新店天皇宮,小至許多土地廟、「莫名其廟」。而東山服務區的埤公廟,算是其中比較費了一番功夫的。拆遷廟宇要心存虔敬,一點都馬虎不得。尤其是碰上陰廟或無主墳,更是必須慎重處理。所謂陰廟,就是祭拜狐仙、鬼魂的廟或是田裡的小廟。一般人所說的東營、北營,位在田埂邊,祭祀的是古代「王爺」的「兵馬」。而有些廟是空的,就會有孤靈來進駐。遇到這些小廟,就要請專人將住在裡頭的神靈移到善堂或寺廟去安置。若不如此,神威難測,一旦碰上了,不管大廟小廟,工程有時會停擺得「莫名其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