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花絮分享 / 小故事

花絮分享

溫馨故事

小故事3-國道3號工程.天堂之路(講述者:吳祚強)

高速公路辦理用地取得前,會先依據航測圖實地勘察,瞭解有哪些地上物必需拆除,拆除前會先拍照作記錄,據以計算補償費。因此,有些民眾會設法變更地上物,以爭取較高的補償金。民國八十四年勘查白河新化段時,這些劃入既定路線尚未徵收的土地上,大多是水田、果園、雜木林。根據以往經驗,在這些山林田野間找尋用地範圍及路權界樁,總是要費好一番功夫。不過這次可不同了,當工程車行經白河鎮165縣道時,映入眼簾的竟然是一大片鮮豔奪目的天堂鳥花海,開放在稻田中。黃昏之際,這些俗稱小天堂鳥的赫蕉、紅鳥蕉,與綠油油的稻田相互輝映,一眼望去真如落霞與孤鶩齊飛,只差沒秋水共長天一色。這條蜿蜒數里的亮麗花道,便被我們戲稱為「天堂之路」。

原來,是地主「用心良苦」意圖不當領取補償費。當這片地的主人得知稻田將被徵收時,便將稻苗挖除,改種小天堂鳥花,企圖領取比水稻還高的補償金。花道雖美,但我們若坐視此人「奸計得逞」,對大多數殷實接受徵收的地主來說,公理何在?

調查該土地歷年來的農作物種植情形後,證實那片美麗的天堂鳥確實是臨時種植的,不當領取補償費的意圖相當明顯,依法當然不予補償。在後續的拆遷過程中,地主又透過基層、中央民意代表不斷陳情關切,但我們一切依法秉公辦理,最後總算順利施工。

興建高速公路,是希望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但是貪婪之心卻拉大了工作人員與地主的距離。遠眺完工通車的高速公路,熙來攘往的車潮中,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彷彿更遠了些,讓人不禁低聲吟唱:「天上的星星為何呀,像人群一般的擁擠?地上的人們為何呀,像星星一樣的疏遠……」。也許,我們真正需要構築的,是一條能溝通心靈的路,一條化解貪慾、仇恨,通往無私與喜樂的,真正的「天堂之路」。

返回

行動版選單開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