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燈塔風情

燈塔,是位於海岸、港口或河道,用以指引船隻方向的建築物。

燈塔大部份都類似塔的形狀,透過塔頂的透鏡系統,將光芒射向海面照明。

有些燈塔成為普遍的旅遊勝地,不過也有些燈塔因國防等因素,並不開放參觀。我國最出名的燈塔為有東亞之光的鵝鑾鼻燈塔與最久遠的漁翁島燈塔,而球子山燈塔與蘇澳燈塔堪稱雙胞胎燈塔。

臺灣燈塔粉絲團由此進

點擊區域可觀看相關資訊

燈塔緣起

當陸上資源已無法滿足,人類為追尋更廣大的天地,不免要打破地域空間所造成的藩籬,跨越海洋,尋找新天地。但海上不比陸上方便,尤其夜晚更容易讓船隻迷失,「燈塔」便應運而生,它是黑夜裡引導船隻航行的明燈,辨識航向與方位的指標,「海上守護者」之名也是因此而來。

臺灣地處太平洋板塊邊緣,四面環海,面積約3萬6千平方公里,海岸線長達1,560餘公里,自明代便盛行海上貿易。早期船隻只能靠民間自行設置的油燈來助航,設備簡陋,航行的風險高,船難事件頻傳。我國最早的燈塔可追溯至乾隆43年(西元1778),在澎湖外建設七級石塔,夜間點燃油燈,作為臺灣與廈門之間的航行標誌。

我國之燈塔及其他助航設備計有燈塔36座、燈杆44座及雷達標杆13座,合計93座,由航港局負責設置、維護及補給等任務。近年來,燈塔除朝自動化、科技化外,開放富貴角、奇萊鼻、鼻頭角、漁翁島、高雄、鵝鑾鼻、三貂角、東引島、東莒島、白沙岬、綠島、芳苑等十二座燈塔供民眾參觀,發揮了燈塔多元之功能與價值。

在清同治7年(西元1868)是海關成立海務科,由海務稅務司專責燈塔等航路標識的建設與維護。臺灣原是世界上唯一由海關管理燈塔的國家,因政府組織再造,西元2013年1月1日移撥交通部航港局。 交通部航港局接管後,積極辦理燈塔開放觀光,彰顯地方特色景觀,體現燈塔歷史、文化、建築特色及地景之美,使臺灣燈塔的功能又邁進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