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希望

與環境共生
為了確實了解金門大橋工程的開發對計畫區環境品質的影響,避免工程施工及營運期間對環境造成不良衝擊,自100 年 4 月 1 日開工日起至完工通車後 2 年,進行了包含施工期間及營運階段環境監測。監測期程分為四季,定期進行每季一次環境監測作業(其中施工期間放流水質和營建工程噪音監測頻率為每月一次,營運期間流速流向及地形水深監測頻率為每年兩次)。
施工期間環境監測項目及頻率
營運期間環境監測項目及頻率
由於金門大橋施工項目包括植被移除、整地及新建橋梁墩柱、橋板、引道或路堤等人工構造物,除將改變原有地表樣貌外,亦可能對動物移動路線造成阻隔影響,另外施工與營運期間之人為活動干擾及噪音、揚塵量增加與燈光干擾等,都可能對生物棲息造成負面影響,其可能影響狀況及可能對策方針也透過事先的規劃將影響降到最低。
本計畫對污染防制膜設置生物環境之可能影響狀況及可能對策說明
由於計畫主要施工區域均位於海域,以棲息於潮間帶之三棘鱟、遷徙性之鸕鷀 、半水棲性之水獺與利用聲音溝通訊息並棲息於近岸環境之中華白海豚等 4種生物較可能受本計畫工程影響。採行對策如下:
圖片
鱟為地區特有海洋最大型底棲性甲殼類動物,在金門的生態上更是環境良好的重要指標

施工前進行橋址鄰近潮間帶之鱟生態調查。

避免因工程施作而對於潮間帶底質組成造成影響,為將對鱟及其他生態之影響降至最低,在設計上之基本考量應就橋梁跨徑儘量加大、減少落墩、避免採場撐以減少對工區範圍內之海床及地面之干擾。
圖片
鸕鶿是金門極具代表性的冬候鳥

盡量減少橋梁纜索數量或降低高度,防止鳥類撞擊或鸕鷀飛行。

纜索可考慮使用藍色LED以減少光害或吸引鳥類撞擊。
圖片
施工環境保持良好,避免汙染物未經處理即流入海中。

橋墩施工採用全套管場鑄基樁,以降低施工時之噪音振動,避免震波影響海豚與其他魚類棲息。

施工船隻應盡量緩行避免驚擾白海豚。

橋梁跨距考慮加大,以減少中華白海豚之行進阻礙。
中華白海豚於 2008 年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評估為近危物種(NT),10 年期間族群量下降,2018 年已列為易危物種(VU),其族群量下降成因有許多,主要包括船舶進出、沿岸填海造陸、獵捕及人為汙染等。金門中華白海豚之威脅目前應以觀光船舶進出航線及噪音影響最為劇烈。為避免金門大橋在施工期間影響中華白海豚族群,因此在建造過程中監測金烈水道之中華白海豚。中華白海豚(Sousa chinensis)於 2015 年分為中華白海豚(Sousa chinensis)及臺灣白海豚(Sousa chinensis taiwanensis)等2種亞種,臺灣白海豚棲息於臺灣西海岸,因地理隔閡因素,難與中國沿海水域之中華白海豚有基因交流,又體上斑點有相當辨識度,因此獨立於原分布之中華白海豚(Wang etal., 2015)。金門地理分布位於中國沿海,紀錄之白海豚屬中華亞種之中華白海豚。
2021 年於 4 月至 9 月陸上觀察未目擊中華白海豚。相較於過去 2014年至 2021 年陸上觀測資料,逐年減少,至 2017 年目擊率降至 0。2021年工地每日監看 1 月至 9 月共努力量為 273 人天結果未有發現中華白海豚紀錄。相較於 2019 年紀錄目擊 3 筆,2020 年紀錄目擊 5 筆,減少許多。金門大橋工程始於 2012 年 5 月,期間於 2012 年 12 月至 2013 年 5 月、2016年 6 月至 11 月皆有停工,期間有小三通船班與抽砂船數量等因素,推測金門中華白海豚目擊率減少應非金門大橋施工緣故。2021年金門大橋未有打樁行為,北邊抽砂船也減少,金烈水道小三通也未行駛,但仍未有任何中華白海豚觀測紀錄,顯示中華白海豚出沒原因非只受施工及小三通影響,氣候、海況、食物來源等也可能是影響因素,仍需有更完整之研究方式及後續監測才能確切了白海豚出沒於金門海域之原因。

為加強全區施工及監造人員辨識中華白海豚之能力,亦敦聘相關專家學者定期(每年至少 1 次,3 小時以上)實施中華白海豚之保育教育宣導及訓練。施工期間指派人員配合施工作業每日進行監看。若發現中華白海豚,立即依「通報系統」通知現場暫停作業,並填寫「施工期間中華白海豚監看紀錄表」(包括時間、座標、相對距離、數量等),待其離開作業影響範圍後,再恢復施工,以降低對白海豚之影響。
為達到生態保護目的,金門大橋在設計上做了許多考慮

  • 地形地貌改變最小化:如引道段之路堤設計。

  • 生態綠帶的串聯:應用到路兩側綠帶提供區域綠帶之串聯。橋下空間臨海岸邊界處則進行防風林之復育設計,提供縱向之海岸防風林之串聯機會。

  • 現地表土再利用:為求現地表土資源有效再利用,保留清除與掘除工作內挖鬆之表層30cm厚度之土壤,表土收集再利用於植栽工程,提供基地範圍內之植栽綠化區良好土壤環境,增加植栽生長適應性提升存活率。

  • 創造具生態棲息價值的空間:例如複層植栽設計、邊坡排水草溝。

  • 節能的 LED 燈照明設計,避免對環境產生光害。

  • 生態復育及綠化:例如引道路堤邊坡植生綠化,串聯基地周邊之綠地系統;橋下海岸邊之防風林復育,提供垂直向之沿海防風林串聯機會。

  • 植栽設計:採用當地適生樹種,營造路段植栽特色。創造高、中、低多層次之植物環境,維護管理性佳,防風性佳之樹種選用,噪音之阻隔與不良視覺之遮蔽等。

  • 大金端海域蚵田範圍設置污染防制膜,並配合水質監測,降低工區水質之影響。

  • 避開慈湖鳥類保護區。

  Copyright ©交通部高速公路局
up button
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