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110年8月17日宣布推動蒜頭糖廠至嘉義高鐵站之五分車延駛計畫,將最快與最慢鐵道連結。以觀光鐵路定位蒜頭糖鐵五分車,計畫將蒜頭糖廠既有五分車營駛路線向東沿著嘉58鄉道延駛至高速鐵路嘉義車站、向西穿越嘉57、58鄉道延駛至故宮南院,配套嘉義縣豐富的觀光資源整合行銷,及結合蒜頭糖廠豐富之糖產業資源,提供往返遊客多元且具有文化特色的交通運具。
五分車延駛路線規劃分為2階段辦理,第1期由蒜頭糖廠五分車路線延伸至高鐵嘉義站特定區,延駛路線長約1.38公里;第1.5期則將五分車向西延駛至故宮南院,新設軌道長度約0.4公里。
第1期工程路線為通往蒜頭糖廠之門戶意象,車站設計結合糖業文化,整體格柵板骨架為甘蔗意象、格柵板以糖晶為形沖孔、車廂顏色轉化成月台立柱、候車座椅為糖鐵廢棄鋼輪再利用、車站站牌以蒜頭廠區同款型式製作、止衝擋採蒜頭糖廠標誌「蒜」字建成,另外,本工程特別邀請當地太保國小及竹崎國、高中學生參與沖孔板創作,傳承糖鐵文化底蘊美學設計,創造在地文化與人文藝術特色車站。
第1期工程路線為通往蒜頭糖廠之門戶意象,車站設計結合糖業文化,整體格柵板骨架為甘蔗意象、格柵板以糖晶為形沖孔、車廂顏色轉化成月台立柱、候車座椅為糖鐵廢棄鋼輪再利用、車站站牌以蒜頭廠區同款型式製作、止衝擋採蒜頭糖廠標誌「蒜」字建成,另外,本工程特別邀請當地太保國小及竹崎國、高中學生參與沖孔板創作,傳承糖鐵文化底蘊美學設計,創造在地文化與人文藝術特色車站。
以台糖特有的五分車,結合當地特產小番茄、香瓜、玉米等在地元素,以寫實手法 進行創作,透過創作的過程與居住的環境有更深切的連結,達到文化記憶的傳承。
將甘蔗桿轉化成隔柵, 糖晶轉化成沖孔版以月台的格柵及欄杆表現出甘蔗的意象,並以雷射切割在鋼板上製作出糖晶體的形狀,太陽光照映將倒映糖晶陰影。
鐵路意象車廂顏色對應著五分車機車頭及車廂的獨特色彩轉化成月台立柱。
月台地磚以灰色帶,引道旅客識別上下車之車門位置。
糖鐵廢棄鋼輪再利用,做為候車座椅。
車站站牌採蒜頭廠區內之同款型式,增加識別度。
鐵道局代辦台糖蒜頭糖廠五分車延駛至嘉義高鐵站工程範圍,第1期路線由蒜頭糖廠營運終點起至高鐵嘉義站,延駛路線長1.38公里。
第1期工程於110年9月28日開工,本工程以蒜頭糖廠既有五分車路線,由糖廠出發往太保方向沿著嘉58鄉道行駛至現有終點折返處後,往東南方延駛穿越台18線至保鐵一路三段,再往南沿保鐵五路至「高速鐵路嘉義車站特定區」,延駛長度約1.38公里,沿線新増2座候車月台、1處跨越灌溉溝渠版橋及4處平交道,經施工團隊積極趲趕,並在嘉義縣政府、交通部公路總局、台糖公司、農田水利署以及台灣高鐵公司等相關單位的配合協助下,業提前於111年8月1日完成主要工作交付台糖公司辦理營運測試(里程碑)並於111年9月5日竣工,交通部已於111年8月21日至22日辦理竣工檢查、111年9月29日辦理履勘,經多方與多層之檢查測試,最後於111年10月8日舉行通車啟用典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