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宜高速公路彭山-坪林段恰好通過臺北水源特定區,其中雪山隧道北口旁的北勢溪即翡翠水庫的主要水源。因此,為確保當地水質不受施工乃至完工後的影響,工程團隊在許多環節上都竭盡心思地採取許多因應對策,種種作為無非是為了降低北宜高速公路通過水源區的衝擊,讓用路人在暢快寫意地駛過水源區的同時,也能使青山長在、綠水長流、魚蝦常駐、人類常遊。
為了避免營運後所產生的廢污水污染當地水源,北宜高速公路採用一封閉型的排水系統。其運作方式是藉由高速公路下方的1座調和池,集中收集該路段的路面水,並抽排至雪山隧道既有的排水系統內,透過重力排水的方式,統一排放至水源區外處理,有效確保了水源區的水質。
一般說來,隧道縱坡若可採取中間高、兩端低的駝峰形狀,則有利於施工中排水。然而,不論臺北水源特定區北側的彭山隧道,或是南側的雪山隧道,都捨棄此種縱坡型式;而配合地勢改採單一坡度向水源特定區外傾斜的方式。目的即希望盡可能減少施工用水及營運後的路面污水流入水源區。這也是雪山隧道2條主坑與1條導坑,當初均規劃從南洞口開始施工的主要原因。
照片來源╱北宜高速公路興建專輯 技術版
為避免施工中開挖造成地表土壤流失,進而影響北勢溪水質,工程團隊乃於坑子口溪沿岸及匯入北勢溪之河口施作生態工程,計設置有:固床工、護岸、消能池、魚道及攔砂壩等設施,一方面除整治坑子口溪,減少泥砂產出及河岸與河底的沖刷淘蝕外;另一方面亦希望藉由植生的方式加以綠美化,並重建近自然的棲息環境,以復育當地的生態。
坑子口溪沿線支流的溪床固床工。 照片來源╱北宜高速公路興建專輯 技術版
坑子口溪匯入北勢溪處的魚道。 攝影╱齊柏林
整治完成的坑子口溪。 照片來源╱北宜高速公路興建專輯 技術版
坪林行控中心專用道的橋墩與攔砂壩共構。 照片來源╱北宜高速公路興建專輯 技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