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線與環境的巧妙契合

  有別於過去臺灣高速公路兩旁的視野遼闊,北宜高速公路南港頭城段是首次於複雜的山區地形中構築的國道工程。當行駛於這條道路上,迎面而來的盡是清澈溪流、峰巒疊翠,秀麗的風光令人心曠神怡,彷彿置身於世外桃源之中。

  回想當初設計單位為了減輕對環境的破壞與衝擊,全線大多採用橋梁及隧道的型式構築;其中,由於橋梁工程的量體結構較大,因此在路線線形的設計上亦多所考慮,方能讓橋梁工程與周邊地形地貌相互融合。

  或許是這份出於對地方的愛與對環境的關懷,讓本工程不論在施工中或完工後,幾乎避免了對沿線河谷景觀的破壞及附近居民的干擾,保留了當地最原始的美及平實的風格,更營造出自然風貌與現代工程並存的和諧與完美。

【與地景融合的坪林高架橋】

  由於本路段多沿著溪谷布設,在不破壞原有地貌並配合現地地形的情況下,設計單位可說是煞費苦心!

  以坪林1、2號高架橋為例,橋梁線形採取與山谷走向吻合的S形曲線設計;另為了避免影響水流及配合地勢變化,南下線及北上線的橋墩除了採取分立於河道兩側外,橋面亦採不同高程設計。 如今,完工後的坪林高架橋宛如銀帶般座落在山谷間,與以往切過山腰的築路方式相比,不僅減少了對植被景觀的破壞,也展現了這條高速公路為兼顧便捷快速與環境品質的努力成果。

高低差的分離式橋面設計,可讓用路人的視域景觀更為豐富。

高低差的分離式橋面設計,可讓用路人的視域景觀更為豐富。 攝影╱齊柏林

彭山高架路段照片

看著順應山勢的彭山高架路段,以一道優美的弧線劃過山林溪谷間,再次印證當初的用心與堅持都是值得的! 攝影╱齊柏林

潭邊橋照片

石碇路段大多採取跨越溪谷的橋梁方式設計,加上受制於路線高程,故平均橋墩高度皆達30m以上。如潭邊橋遠遠望去每根墩柱都瘦瘦扁扁的,但其結構穩定性絕對是安全無虞! 攝影╱齊柏林

烏塗溪橋照片

當工程無可避免地必須穿越原始林區時,可將雙向的橋梁共同構築,以減少基礎施工對附近環境的破壞。如烏塗溪橋即秉持這樣的原則進行設計。 攝影╱齊柏林

路堤段照片

公路興建對自然環境的影響應盡可能降低,除了採橋梁結構外,亦可考慮以隧道及路堤的型式進行設計。雪山隧道南口的路堤段即是一例,除了與周遭地景相融合,並有效利用隧道開挖出來的土石方,真可謂一舉數得! 攝影╱齊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