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目前瀏覽位置: 首頁 > 巴黎鋼橋流浪記 > 巴黎鋼橋流浪記 |
興建中横公路,需要穿山越嶺,更要跨越溪流。由於物資缺乏與運輸困難,在天祥以西路段,得採用臨時性質的倍力橋或涵洞。等到中横通車之後,有了鋼梁材料,才在1965~66年間,陸續改建為鋼桁架橋或混凝土橋。
這些看似平凡的鋼梁,有段不平凡的故事。興建巴黎鐵塔的艾菲爾公司委託西德製造鐵路用的鐵橋鋼梁,這是法國政府計劃要送往越南使用。當1954年莫邊府戰役法國對越南殖民地的戰役失利之後,就結束對越南的殖民統治。
越南因戰事無法使用這批鋼材,就轉移到泰國,最後再交給美國。美國為了援助台灣,就將這批鋼材送到基隆,在碼頭堆積如山。
這批鋼材是華倫式桁架(Warreb truss),跨度50公尺,橋4.7公尺,橋高6.16公尺,桿件拼鉚後總重量117公噸。原定用於越南,是法國為越南設計1000mm(1公尺)軌距的單線鐵路橋,但其實不符合公路橋樑的規範,也沒有保留技術文件,等於沒有利用信值。然而公路局工程人员仍努力丈量尺寸、形狀與鉚钉孔位置,再繪製成工程圖,並核算公路可承載的重量,最後拼湊出各五座50公尺與25公尺跨徑的鋼桁架橋。
經過快六十年的歲月,中横公路原本還保留五座鋼梁橋原貌,分別是在舊台8線的第二代長春橋、春暉橋、台8線的關興橋、慈雲橋和慈航橋。其中,位於舊台8線的第二代長春橋及春暉橋,已經在2013年由太魯閣國家公園拆除並仿舊橋的様式在原地重建,新橋於民國2014年4月25日完工通車,因此,中橫公路現僅存3座橋使用西德鋼梁為關興橋、慈雲橋和慈航橋,這些穿山越嶺的鋼橋,以及鋼橋上巴黎鐵塔銘誌圖案,不僅見證這段曲折歴史,更傳達工程人員珍惜資源、努力創新的精神。
昔日,中横開闢時,因带有戰事考量,為迎免被敵人發現炸毀造成道路中斷,一開始這幾座鋼桁橋都是銀灰色(也稱作國防色),較為低調、不顯眼,後來中横解除了軍事任務,為凸顯特色,才改為現在的大紅色。
瀏覽人次:0 人 更新日期:2023-11-15
![]() |
地址:108234臺北市萬華區東園街65號1樓
服務時間:每週一~五,09:00~16:00
電話:02-23070123轉2707
您是自2023年1-月以來第 1177 位到訪的朋友 本站最後更新日期: 2023-12-12